我读研究生的感受

研究生入学大约已经10个月,所以写这篇博文记录一下这段时间的生活感受,意图起到自我反思、启发后来者的作用。中科院的研究生(硕士与直博)制度是第一年集中培养,该学年主要任务为选修课程完成学分要求;第二年开始回所培养,以科研为主。因此,这10个月我都待在雁栖湖校区修读课程,同时承担组里的小部分任务。

雁栖湖校区坐落在雁栖湖的岸边,群山环抱;登高远眺时波光粼粼,风景秀丽。晴天时绿的沁人心脾,低层建筑毫不突兀地散落在植物的间隙;雾时天地间都像蒙上了一层薄纱,山峰显得比平时更远、更神秘了。美丽的自然景色,再加上学校极佳的绿化(不能称之为“绿化”,“彩化”更贴切,学校内有各色各品种的花朵),使我每天都心情舒畅。当然,自然景色也是有代价的。学校附近缺少大型的商业区,想要大快朵颐得乘车到较远的地方。不过,总的来说,我很喜欢这个地方。

环境说完了,再谈谈对课程的感受。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相比,前沿性、针对性更强,大多数课程都是没有课本的。对于学生最直接的感受是如果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,听起来完全摸不到头脑。并且,课程的考核方式中上台做presentation的频次十分高;我想,这是在培养向大家清晰介绍自己工作的能力,是挺重要的。课程中还新增了一种研讨课,形式是对论文进行一些开放性的讨论,这是我最喜欢的课程形式。研讨课的效果和老师的水平、同学的活跃程度联系很大,我上了不少的研讨课,最喜欢的是我的导师陈恺老师和荆继武老师的课程,他们的研讨课启发性极强,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批判性思维。说实话,课程我去上的不多;尤其是一些硬核课程,我根本没有选,因此评价也只能浅尝辄止。

在帮实验室承担小部分任务后,我也有一些心得。

沟通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,尤其是对方说出了自己的需求后,如果理解有误,可能做出来也是白费功夫。一个好办法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,再将需求复述一遍让对方确认。

任务的进展大概率是以代码与数据的形式呈现,因此,做好代码与数据的管理十分重要。首先要注意备份工作,防止意外丢失(如服务器故障、自己的电脑丢了等)。其次,区分与记录好不同版本的代码与数据,防止混杂。如果一些数据与代码感觉用不到了,不要急着删除,而是做好归档工作(比如按照日期归档),说不定哪一天就用到了。对于平时写的代码,可以构建出自己的代码库;因为在集中精力做某一些任务时,代码的复用率很高。

科研工作少不了合作,因此情绪的管理也十分重要。科研不是一帆风顺的,实验可能要反复做,数据可能要反复处理,代码可能要反复改,合作者没理解、有分歧的地方可能要反复讨论。因此,当其它合作者提出做一些看上去有些重复、或是因为失误造成的工作时,要多怀着理解的态度。没有人愿意发生这样的情况,情绪的宣泄只能拖慢进度,而不利于解决事情。我的脾气就极佳,面对反复修改的工作能够泰然处之,多多理解合作者。

像多多锻炼身体、找到一些能够快速让自己从疲劳中恢复的娱乐我就不再多写了。

在这10个月里,我还遇到了我的女朋友,她在心理所读硕士,与她相处的日子我感到一种恰到好处的舒适与快乐。她有一些女生常有的小情绪和不安全感,却又会在生完气后主动向我表示歉意(通常会在生气后的三小时内)。她对待我大方,在我囊中羞涩时及时地提供帮助。她有一种独特而又晕头晕脑的气质,会做像把菜汤蹭在袖子上、把饮料打翻、把考试时间记错、把早上的闹钟订成下午的事情,来及时地为我提供笑料……

最后,附上一张雁栖湖景色图: